那么,对于这家实体书店的告别,老友们有何感言?本期《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采访了书店的部分老读者、老邻居以及文化界人士。
大隐书局官宣即将告别武康大楼
12月20日下午5点,大隐书局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其位于淮海中路的大隐书局武康大楼店即将谢幕,该推文以大隐书局创始人刘军名义发布,推文标题为“武康店谢幕|关上门,去打开整个世界!”。
在推文当中,大隐书局表示:
因租约到期,2024年1月8日,将卸下“大隐书局”的匾额,沉入我们的记忆深处。
大隐书局武康大楼店明年1月8日即将谢幕
七年前,起于实体书店衰退的年代,我们怀着“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的梦想,在一处欧风炽盛的街区,企划造一隅“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的中式文化空间。青玉案、天净沙、苍梧谣、满庭芳……一个个温润美好的语汇,装点着一个个空间。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七年来,20万册图书曾经在这里栖身,200多位文化名人曾到这里造访,800多场活动曾在这里举行,300多万读者曾在这里浏览……
据悉,大隐书局武康大楼店是大隐书局的第一家门店,2016年5月在武康大楼一楼开业,其门牌号码为淮海中路1834-1号。
大隐书局总经理何旋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大隐书局武康大楼店闭店主要是因为租约到期,大隐书局这两年并未停下发展的步伐,仍然在不断拓店进行书店的战略布局:
今年(2023年)我们其实新增了4家书店,明年还会有一些新的布局。新开书店可能是跟各种场景进行融合,比如说像和平公园店(大隐书局·刊茶社)的这种形态,也会有旅游景区,无锡惠山店(大隐书局无锡店)是开在老街上,美兰湖店(美兰湖畔·大隐书局)是属于新型住宅区,兰香湖店是(大隐书局·云起书房)在一个高端住宅区内,它相当于是园区加住宅区。
按照大隐书局的公开信息,截至目前,大隐书局在全国约有17家门店,其中上海地区约有13家门店。在大众点评网上收录有大隐书局上海的多家门店,其中包括一家郊野书局,地址位于浦星公路,最后一条网友留言日期为5月13日;记者电话联系之后得知,该书店目前已经停止经营。
大隐郊野书局已经停止经营
记者发现,目前武康大楼一楼除了大隐书局,还有一家元龙音乐书店与大隐书局毗邻,该店以销售音乐书籍和乐谱为主,并受到许多专业读者青睐。
大隐书局的“大隐隐于市,何需寻野径”的意境很令我迷恋,能在我钟爱的武康大楼内充满中式美学风情的书店里和读者分享自己的书于我是一种享受。记得那晚,读者挤满了会场,氛围很温馨。我还特地把住在武康路63号被76号特务暗杀的《华美晚报》总经理朱作同的两个女儿也请到了现场,她们一家的故事是我重点讲述的,姐妹俩的到来给现场读者带来意外的惊喜,把分享会推向高潮。从此,这家书店就种在了我心里,经常会去看看>
听到隔壁邻居下个月要打烊了,我其实是蛮吃惊的,因为他们周末时也是人来人往。这个书店我觉得是一个适合阅读和思考的地方,而且自己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画手绘。咖啡馆人比较嘈杂,我就往往会躲在书店的一个角落,点一杯喝的,就在那里开始画。现在杂志在很多场合都已经很难看到了,书店里边有一个角落是杂志区(大隐书局承办的“刊读上海”品牌期刊进书店活动),里面有我喜欢的《书城》《小说月报》这种比较老派的文学类杂志。
老麦咖啡馆在武康大楼已经有六年了,书店来得比我们更早一点,是七年,就跟自己家的好邻居是一样的感受。书店搬走了,我们也很难碰到它了,这个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武康大楼的大隐书局,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书店的功能一样不缺,买书,会友,咖啡,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从书籍的挑选和书架的布局,也能看出书店经营者的用心和努力。
书店和咖啡馆一样,不仅仅是一个买书或者驻足停留的场所,其实也是一个承载着个人记忆的地方,甚至可以说,书店也是城市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季风到思考乐,从衡山合集到大隐书局……那些读过的书,见过的人,听过的歌,都渐渐模糊,想起一句话:“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这家店是大隐书局的第一家门店。因其与我的工作有不少交集,平时与书店有不少接触,他们面向社区居民、白领员工推出过不少文化活动。在他们店里组织有关上海大学红色历史、风貌道路人文风情、传统节日民俗礼仪等方面的文化讲座至今记忆犹新。大隐书局武康店是武康路—安福路历史街区温馨的文化家园。对它的撤离,不能不说有一丝遗憾。同时,也期待街区能再多一些这样的实体书店。
穿过书架,里面有个别有洞天的小茶室,竹帘子、蒲团草席、矮茶几和纸屏风。那天下午,朋友在大隐书局的茶桌上缓慢地和我诉说着自己的近况,有点令人唏嘘。随后我们从茶室出来,翻了翻书架上的书,印象最深刻的是同济大学出版的一套上海地图系列口袋书,精致小巧,内容丰富。随后我和朋友道别,在大隐书店门口车站乘车回家。那时,武康大楼一楼有大隐书局、元龙音乐书店,在商业和旅游旺地,能为游人留一盏生活与艺术之灯,足见底气和胸襟。
听说这家大隐书局即将谢幕,曹语庭为之惋惜:“不过就像它的名字—大隐于市,书店的形式虽然不在,精神图像却遍及江湖,处处可觅,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