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连续两个图书市集在上海举办,一为旧书市集,二为美好书店节,分别选址苏州河畔的樱花谷和梧桐树下的思南公馆、复兴公园。前者聚焦旧书这个门类,后者为特色、独立书店的集合。可见,图书市集并不求全,更需要专注于某种特色。而与城市地标的交织,让图书市集多了人气和城市专属味道。有人说,逛的是市集,遇到的是有缘分的书和人,看到的是城市更新的景。这或许点出了图书市集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它让读书这件事和生活联系更紧密、和城市贴得更近,让阅读从一个人的事生发出更多的社交属性。
相比大型书展,图书市集的规模往往小得多。在公园、河畔、街区乃至图书公司的仓库,都可以摆摊。摊位自然也不大,这就决定了摊主——出版人或书店人带到市集上的书不会太多。那么,如何选对书?这就要求摊主摸清不同市集的调性乃至不同城市读者的兴趣,匹配最容易出彩的图书。相比出版集团图书的齐整亮相,小而美的出版品牌更适合成为市集的主角。不管是品种数量还是复本数量,每个摊位上的书都是有限的,对摆摊人和逛集人而言,是一种眼光与品位的双向考验。在一对一、面对面的接触中,遇到知音、听到建议、得到新知,同样是双向的。难怪奔波于各地“摆摊”的编辑们要感慨:累,但快乐。
人们有了交换、交易的需求,才有了市集。苏州河畔的樱花谷旧书市集在上海是今年首创,不过,它并不是凭空而来。灵感来自连续两年在上海书展亮相的“淘书乐”区域。书展上,以旧书为主的“淘书乐”展位前总是人头攒动,大受欢迎。在“淘书乐”基础上诞生的旧书市集,主打的就是“淘书”的乐趣。不少上海市民反映,文庙旧书市集关了以后,市区能淘旧书的地方少了,现在的旧书市集既可以吸引游客,又方便市民“淘淘宝”。有从国外归来的读者感慨说,就像巴黎塞纳河畔一个个绿皮箱旧书摊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希望苏州河畔的图书市集也能渐成气候。
书是商品,也是精神产品。有人说,在所有生意中,可能唯有买书人不是被称为顾客,而是叫作“读者”。而对摆摊的人来说,“售完”自然是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特别是当市集上摆的是书时,这意味着具体的读者对做书人的“生产”的肯定,意味着读者对一家书店选择的肯定。正如连续两年举办的美好书店节承办方所言,之所以要办这个由书店组成的市集,是希望让每一家书店展露出自己最具特色的部分,让更多人通过市集认识它们,从而有可能在之后回流到书店。
上海有家叫乐开的小书店,店主蜗牛是一位资深摆摊爱好者。摆书摊,是乐开书店从2016年开始的尝试。2018年,蜗牛一家开着书车从上海出发,一路向西向北行进,沿途摆摊。这段经历被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记录了下来。为什么对摆摊“上瘾”?蜗牛说,摆摊可以接触到平时难以遇到的读者,更真切地体会到把阅读带给别人的快乐。因此,即便现在书店经营稳定,乐开仍然活跃在各地的图书市集上,用蜗牛的话来说,书籍会让人变得柔软,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不是在摆摊,就是在去摆摊的路上”,有图书编辑这样调侃自己。因为盼望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人与书不期而遇的惊喜。在一个个书摊背后的笑脸里,在一句句专业的推荐与介绍中,看到热爱,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