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军——从“印刷工人”到“技术大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日期:2023-11-01     浏览:6    
核心提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劳模精神、劳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的心里,激励广大职工向身边的劳模工匠学习,争当标兵能手。宝安工会劳模工匠宣讲团由区总工会统筹组建,包含16名成员,均来自宝安250名各级劳模及40名“宝安工匠”,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国优秀百佳报人、全国百名“卓越模具工匠”、广东好医生、深圳市技术能手等。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基于印刷工艺发展而成的印刷业更是当今文化产业的支柱行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的心里,激励广大职工向身边的劳模工匠学习,争当标兵能手。宝安区总工会于7月23日举办“宝安工会劳模工匠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会”。

宝安工会劳模工匠宣讲团由区总工会统筹组建,包含16名成员,均来自宝安250名各级劳模及40名“宝安工匠”,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国优秀百佳报人、全国百名“卓越模具工匠”、广东好医生、深圳市技术能手等。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则短片

一起认识一下

当天下午首场宣讲会登台分享的

宝安工会劳模工匠宣讲团成员

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宝安工匠梁勇军

宣讲视频

 

宣讲回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梁勇军,是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技术专家。很荣幸作为宝安区总工会劳模工匠宣讲团成员来到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成长故事和心得感悟。

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基于印刷工艺发展而成的印刷业更是当今文化产业的支柱行业。在16岁以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和这项伟大发明发生什么联系,碰撞出什么火花。但在不知不觉间,我和它结缘已近30年了。

我自幼在农村长大,因家庭经济原因无缘大学。后来从印刷车间的一名“小学徒”,在历经数十年的技术打磨后,成长到被大家称为“技术大师”,成为中国数字印刷行业首批专家成员,还获评“宝安工匠”。一路走来,要特别感谢党委政府和工会对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发挥产业工人作用等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努力。于我个人而言,30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不忘初心、传承匠心、秉持恒心和修炼耐心的人生阶段性“答卷”。

以梦为马:学一技之长 创精彩人生

我和印刷的故事,要从初中时说起。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是家中长子,家里主要靠务农维持生计。父母一直教导我、鼓励我好好学习,将来上大学,找一份安稳的好工作。但天有不测之风云,初三那年,一次意外让家里的经济出现严重问题。虽然我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不得已放弃了大学梦。因为,我是大哥,必须挑起家里的重担。我当时想,家里供不起我读大学了,那我就去读个技校吧,将来凭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一样能闯出精彩人生,还能早点出来工作为家里分担,供两个妹妹上大学。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我说,“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和技能。”最终,父母想尽一切办法支持我。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炎炎夏日,我把那张高中录取通知书亲手撕了个粉碎,一把丢进北江河里的情形。然后,我走进一所印刷技校学习。就这样,开启了我和印刷行业的不解之缘。那一年,我16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年,面对未知的前方,我选择手握技能的刀剑,斩断迷惘与幻想,在梦想的海洋里乘风破浪。也许,那时“工匠”的种子已在我心中悄悄埋下。学一技之长,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既是我实现个人梦想的途径,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选择。

不忘初心:不惧苦与累 干一行爱一行

尽管没能读成大学,但我并没有自暴自弃。在印刷技校里,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钻研技术。凭借着良好的知识基础和不懈的钻研态度,年纪轻轻的我毕业后不久,就成为了广州一家印刷厂的“机长”,带着四个年纪比我大的队员,负责一台印刷机的正常运转与生产。

20世纪90年代,得益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印刷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但那时,受限于传统的印刷模式,人们对干这行的印象还是“脏、累、苦”。我们每天接触的纸张、油墨、机油、溶剂以及其它的化学物品,对皮肤、身体都有一定程度的伤害。由于当时还没有专用的清洗剂,所以我们都是掏钱去加油站买汽油回来清洗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污渍。每天下班后回到宿舍,闻着自己身上各种交织的味道,连饭都吃不下。那时,我们还是靠人手作业来齐纸、敲纸、数纸、装纸、搬纸,大概每天要搬弄10万张纸,共计 15吨的重量,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精疲力尽。

天天面对如此恶劣的印刷作业环境,我感觉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开始有些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那一年,我18岁。

我很感恩曾经遇到的几位老师傅,是他们及时开导、鼓励我,让我没有偏离梦想的航线。后来,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勇往直前、奋力拼搏,把印刷技术学精学专,努力改善这种恶劣的印刷作业环境,将来为印刷行业做出更多贡献。

日夜运转的印刷机,承载着我炙热的青春梦想。我逐渐意识到,要走技能成才之路,就要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要实现远大理想,就要不忘初心、吃苦耐劳、勤于钻研。

传承匠心:精益求精终成“技术专家”

成为“机长”后,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那时一个月能领到700块钱左右的工资,但我不甘心就此止步。

当时,印刷厂还给我开出了给广州户口的优厚待遇,希望我能签订长期合同成为工厂的骨干。得知能有机会拥有广州户口,我一整晚都没睡着。但第二天我反悔了,没过几天就辞职了。身边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我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我想,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就要能尽我所能做到最好,我渴望在更大的平台上继续追逐梦想。

1998年,我毅然离开广州来到有着无限可能的深圳,用一封英文的求职信获得了海德堡公司的面试机会。那时,海德堡是全球最知名的印刷装备制造商之一。经过重重考验进入海德堡任职后,我曾一度感到不安,因为那里连前台都是本科学历。不过,我虽然心有困惑,但前行的目标明确。我坚信,学历只是前行路上的垫脚石,助我们腾跃新高地;而技能,才是坚实的铺路石,为我们铺就人生坦途。我决心用技能证明自己。那时候,进口印刷设备的维修技术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印刷设备滚筒和传动齿轮高精度同心圆修复技术更是他们核心技术中的“核心”,从不外传。我经过多年摸索、研究和实践,掌握了一套科学可行的修复技术,可以把同心圆偏差修复在1μm(微米)以内,以达到设备传递图像信息的精度,消除重影,保障产品质量。这项“独门技术”令德国人竖起大拇指,我的同事们也因此开始对我刮目相看。

我还有一项技术,也得到同事和同行们的称赞。在印刷的日常工作中,印品经常出现水墨杠的品质故障,让人头疼。这些墨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处理起来需要综合的分析和判断。但我可以仅靠使用一把量尺,测量一下印品上墨杠出现的位置和宽度,就能准确判断它引起的原因,并做针对性的调整,快速消除故障。

就这样,由于我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业务技能提升很快,逐渐成长为印刷技术的“行家里手”,练就了不少“技能绝活”。

以初心致匠心,以匠心守初心。正是经历了这些磨练,我得以在一项项技术实践中传承匠心、学做匠人、争成匠才,在完善小细节、攻克小技术中展现“微而著、小而实”的劳动之美。

秉持恒心:助推传统印刷的数字化升级

2011年,我因出色的技术能力,受到行业龙头企业裕同科技的关注。那时,经历了近20年的蓬勃发展,包装印刷行业的格局和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印刷企业正亟待升级,不再是粗放型成长,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成为企业得以经营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带着昂扬斗志,怀着美好憧憬,我来到裕同科技,希望为印刷行业的技术创新贡献一己之力。

但全程负责印刷过程的我很快发现,印刷前端与后端存在脱节的现象。印刷前,我们需要在文档中进行设计与优化,然后印刷在纸上,最后再添加各种印后工艺进行表面整饰制作。但在印刷环节,经常会出现印制效果与设计效果不符的情况,其中涉及色彩管理、人工操作、材料、工艺等多个方面因素。

这让我犯了愁。一项技术的学习并非朝夕之功,而对于学习印刷技术出身,又多年从事印刷设备研究的我来说,面对印刷前期的产品设计与制作过程的色彩管理,等同于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

怎么办?我只能从零开始钻研色彩管理。于是,我大量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虚心请教行业前辈,同时借助网络进行自学。经常为了一个技术要点,废寝忘食,无时无刻都在思考,反复进行科研与测试。2013年开始,我在香港先后通过美国G7、G7 PC , 瑞士UGRA PSO,德国FOGRA PSO等国际机构的考核,跻身成为了一位实实在在掌握了国际标准的色彩与流程认证的专家。那一年,国内掌握并能同时操作以上国际标准方法的行业技术人员寥寥无几。

在此基础上,我又通过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将印刷产线进行升级,通过数字化方式将印前端与印刷端无缝衔接,在传统包装印刷产线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数字制版、数字印刷、数据库管理、数字打样、数字化色彩管理工作流程为代表的全数字技术体系。这也为传统印刷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这其中的艰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奋斗是不变的底气,恒心是筑梦的基石。为了推动公司及行业的发展,我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技术突破。2013年,我牵头创立裕同集团技术中心,将其作为公司统一技术服务“窗口”。同时,因地制宜建立起适合公司内部发展的印前、印刷、印后技术体系,带领团队始终在绿色印刷包装技术发展上“下功夫”。而这,也正实现了我当初入行时的立志改善印刷行业作业环境的梦想。2016年,为了提高包装印刷的竞争力和质量,我带领团队耗时26个月建立了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主任,坚决把好产品“品质关”。

2020年,我担任技术创新委员会、生产力委员会的分会长,主导印刷技术及工艺改善项目,不辞辛苦,奔赴一线,完成了18个分子公司、共116项次,提升了全集团标准化水平其中生产效率提升项目,通过安装闭环自动校色系统,生产机台缩短25%校版时间;通过CIP3的印前油墨数据与印刷机无缝连接,有效缩短15%校色时间;通过自动清洗装置加装,避免了人工清洗,缩短50%清洗时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伴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经历了“铅与火”“光与电”的印刷行业,呈现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崭新局面。创新没有止境,梦想没有极限。作为与时代同向同行的一名技术工人,我用十足的韧性接受挑战,用十足的耐心追求极致。

修炼耐心:建立一支技能过硬的工匠团队

近年来,党中央着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提升产业工人的技术技能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作为广大产业工人中的普通一员,我很庆幸自己及时地搭乘上了这趟时代“顺风车”。

当年因故没能考大学的我一直没有放弃自我学习。自2012年起,我通过自学和成人高考,先后进行了大专、本科深造,并取得学士学位,还赴京考上了国内印刷行业的最高学府——北京印刷学院,圆大学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2019年12月,我突然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宝安率先全国构建了一套工匠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要评选首批“宝安工匠”,区总工会作为牵头部门,深入街道企业组织发动,落实评选认定工作。我们公司对此也非常重视,动员我们这些在一线岗位从事生产、技术、研发等工作的优秀技术工人积极申报,让“身怀绝技”的人抓住这个平台和机会展现自我。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报了,当时心里其实没抱多大期望。但没想到,最后真的评上了。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流过的每一滴汗水,终将成为浇灌未来的雨露。我从车间一线做起,在包装印刷的行业历经近30年的技术打磨,由一个“小学徒”成长为“宝安工匠”。这离不开我和团队成员几十年如一日对技术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更离不开宝安率先全国量化开展宝安工匠评选认定,为我们这类学历不高但拥有一技之长的一线技术工人开辟了新的成长平台和通道。

然而,一颗星星再亮,也没有整片星空美丽。在我看来,经年沉淀下来的技术和经验,只有不断传承才能有更广阔的升华空间,才能迸发新活力。如今,我又有幸成为了宝安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那意味着更要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我希望能建立一支技能过硬的工匠团队,耐心地将我的技术经验传承下去,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为更多产业工人的成长提供机会与平台。

我常和团队成员说,“爱拼才会赢”。在我看来,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爱,赢是结果、拼是过程,而爱是拼的初心。源于热爱,我们会持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管理自己的技能库。而超越热爱,我们才会把一份职业当成奋斗终身的事业。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这是我的30载奋斗故事,相信也是宝安270万产业工人的逐梦缩影。踏上新征程,脚步更加坚实。我将继续怀揣一颗匠心,传承和弘扬敬业奉献、精益求精、执着专注、勇于创新、严谨踏实、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努力成为新时代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同时,当好“领头羊”,做好“传帮带”,带领更多的产业工人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为宝安奋力建设“双区”先锋样板城区贡献应有的力量。

谢谢大家!

劳模工匠宣讲会丨袁卫星:用生命润泽生命

2021-07-27

劳模工匠宣讲会 | 陈琼——我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这座城市!

2021-07-26

宝安区总工会举办“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劳模工匠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会

2021-07-23

 

 

参与|维护|建设|教育

最贴心最懂你的工会君!

宝安工会与你在一起!

 
标签: 陕西印刷平台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支持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支持
点击排行